“按大类招生”的两种模式

  既喜欢电子昌吉学院计算机工程系考研,又不想放弃计算机,还对自动化有兴趣……每到志愿填报时节,面对林林总总的专业,一些考生往往难以果断地取此舍彼。在“一考定终身”的年代,选错专业成为许多人的一生之痛,按大类招生政策的出台,则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帮助大家避开此类遗憾。

  所谓按大类招生,简单说就是按学科大类招生,是相对于按专业招生而言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是最早实施这项招生改革的院校,2001年创立的北大元培计划实验班,其实就是一种大类招生模式。到了2002年,北大有13个院系实行按院系招生,3个专业按学科大类招生,大类招生终于走到前台。同年,清华大学在经管学院也试行了按“工商管理类”统一招生、按学院进行大类培养的人才选拔模式。在随后几年的高招中,北师大、南开、武大等院校也纷纷试行该模式。时至今日,按大类招生已经成为高等院校重要甚至是主要的招生录取方式。

  目前,按大类招生基本上分两种模式昌吉学院计算机工程系考研

  一种是高校普遍采用的“按院系招生”,在同一院系中,不分专业,只按院系大类填报志愿。比如武大,该校在部分学院试行按大类招生,采取“打通”和“分段”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即学生进校时不分专业,在同一公共基础课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进行培养;一年或两年后学生再根据兴趣、专长、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在大类所含专业中重新选择具体专业。

  所谓按学院(系)招生,就是按照院系的学科门类进行招生,学生入学时先不确定具体专业,而是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进行培养,到了第二或第三学年,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等因素确定专业或者专业方向。

  作为国际化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举措,上海交通大学自2003年开始大规模实行按学院招生。上海交大共有55个本科专业、19个学院,除了理学院、外语学院、媒体与设计学院按专业招生之外,其余全部按学院招生。比如机械与动力学院有6个本科专业,虽然隶属于不同学科,但学校在招生时只用“机械类”这样一个专业名称,6个专业同一个录取分数线。学生入校后,前两年在学院的基础平台上统一培养,两年后再根据个人兴趣、爱好,以及学习情况细分专业。

  事实证明,按学院招生更有利于考生填报志愿:高中生在选择高考志愿时多多少少都有盲目成分,一所大学往往有几十个本科专业,让你感到很茫然。按学院招生从某种程度上减轻了你的压力,在校学习一段时间后再选择专业,无疑会大大增强你的针对性和把握性,也有利于培养出知识面更宽、更广的复合型人才。

  上海交大实行按学院招生后,学院专业间的高考录取分数差距在缩小。例如,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6个本科专业中,计算机专业和信息工程专业的录取分数历年都是最高的,通常要比其他专业高出50分左右。如今按院招生,同一学院的学生入学时不分专业,录取分数被明显拉平。比如你想读计算机专业,若是按专业招生可能因为分数不够而受限,现在你却有了更大的圆梦机会。当然,这也更有利于调动你大学期间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如果你渴望在将来被分进计算机专业,就要付出更多努力——选择专业时,以学生进校后两年的学习成绩为主,高考成绩以20%的权重计入。

  从2003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也基本实现了按学院(系)招生,按大类培养,在通识教育基础上构建多样化的柔性专业方向。例如:信息科学学院按“信息科学技术”招生,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向;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按“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大类招生,设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资源与环境信息管理、城市开发与地价评估等方向,并且招收“大文科实验班”和“大理科实验班”,学生入学后可以不分专业,一年级后期在全校范围内双向选择学科,二年级后期双向选择专业方向。

  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适应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实行按学院招生,学生进校后第一年接受统一的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教育,第二学期末根据学生的兴趣、发展潜力、学分绩点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分别选修生物科学(师范类)、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进行专业培训。

  另一种模式是一些高校的“基地班”或实验班招生,这些实验班也不分专业,实施的是通识教育,这种方式比按“院系招生”更模糊了专业界线,在选择专业时完全打破了专业大类甚至文理界限的约束,使你有机会通过在大学的修炼,而成为上知天文、下通地理、纵横中外、博览古今的“通才”。比如北大的元培计划实验班、清华的人文科学实验班,以及武大、人大等开设的国学班,就属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按大类招生对考生报考有四个益处:第一,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考生填报专业志愿的盲目性,学生在入学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大学、学科、专业,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再选择专业方向将更符合自己的利益。第二,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空间,考生虽然只填报了四五个志愿,实际上却可能涵盖了十多个甚至几十个具体专业。第三,延迟了专业选择时间,从而能够相对准确地预测和了解毕业时国际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专业的选择能够更加适合社会需求。第四,进一步满足考生的志愿,招生专业数量少了,每个招生专业的名额相对增加了,考生的专业录取率也将会增大。

  高校宣传说,按大类招生可以降低报考风险,便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便于实施通识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但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按大类招生是不是也潜伏着一些不利因素呢昌吉学院计算机工程系考研?是好是坏由偶给大家摆出来,掌握生杀大权的你定夺吧。

降低报考风险

  绝大多数考生报志愿时实际上是在跟着感觉走,甚至浅显地认为学管理就能当领导,学建筑就要下工地,学金融就是去银行,至于化工、电子等跟日常生活距离较远的专业,更是雾里看花。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高校志愿扎堆现象严重,考生最终被录取的专业与自己的兴趣、能力相距甚远。因为和所学专业并非“自由恋爱”,因而大学里渴望转专业的同学不在少数。但由于教学资源等的限制,能够顺利转进理想专业的学生并不多。如此,不仅增加了志愿的风险,也增加了“所托非人”的风险,而按大类招生则能有效降低这种不测,显著提高了志愿填报效率和满足率。

  在大类招生前提下,考生完全不用再为大类所包含专业的冷热度费心,不必为所包含专业是否存在“分数级差”烦恼,因为这些专业已经变成了同一个“招生专业”。同一类的几个专业被“浓缩”到一个学科大类里,你选择一个类,就等于选择了几个专业,相当于增加了对不同专业的选择机会。志愿表上你虽然只填报了四五个志愿,实际上却可能涵盖了十多个甚至几十个具体专业。如,报考了某校的“工商管理类”,即等于报考了其包含的工商管理、金融工程、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5个专业,大大提高了你进入这些专业学习的可能性。

  学生入学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必将进一步了解大学、学科、专业,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并相对准确地预测和了解毕业时社会发展的趋势,知晓哪些专业更适应社会需求,此时再选择专业方向,岂不更符合自己的利益昌吉学院计算机工程系考研?比如,某考生从小喜欢摆弄电器,理想是以后从事与电子有关的工作。当年报考志愿时,他对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都跃跃欲试,但对这两个专业的内涵都不太了解。他被学校按大类招进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后,经过一年的学习与思考,发现自己更倾情于通信工程专业,更适合学习这个专业。最终,他选择了自己钟爱的通信工程专业。如果不是生逢按大类招生之机遇,谁能有这种“先尝后买”的幸运?

有益个人成长

  大类招生,对学生和老师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分专业的时候,大多数高校采用双向选择方式,这实际上是对前期教学双方的一种检验:分专业时要参考你进入大学后的学习成绩,所以想在将来分流到理想的专业,你从一入学就必须努力争取优异成绩;同时,按大类招生的专业任课老师也面临着压力,如果这个老师的素质不突出,教研能力平庸,感召力不行,学生可能都往另外那些专业方向奔,这无疑就将老师置于了很尴尬的位置。所以说,这种方式直接激励了学生,也间接鞭策了老师。而且,在前两年学习大类下所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会使你基础更扎实、能力更全面,也利于科学、合理地学习后两年的专业课。

  比如,华中科技大学实行弹性学分制,将100多个专业分成5个大类,一个大类包含了相近的多个学科,学生可在一个大类的平台上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和相应的教师,学校不再硬性给学生“烙”上专业印记。临近毕业时,校方将依据学生选课较集中的科目确定毕业专业。

  再如,实行大类招生后的浙江大学用主修、双修、辅修确认制代替以往的转系转专业,在教学资源许可的条件下,学生只要符合某专业的前期课程修读条件,就可以在两年内确认主修,也可以跨院双修、辅修其他专业,或在已经确认的专业大类中选择主修专业或方向。这就像去饭店点菜,想吃什么就点什么——你喜欢什么就学什么,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

  按大类招生,其实就是把更多的选择权利交给了学生,也就意味着学生对自身的发展要负更大的责任。

风险并不为零

  考生由“大类”的入口进入高校,但最后还是要从“专业”的出口毕业离校,故而,学生入学两年后仍将面临着专业选择冷热不均、能否真正自由选择等问题。

  以武大为例,根据近年大类专业的专业志愿填报显示,水利水电类专业方向的“冷热程度”差别就很明显:选择“农业水利工程”的学生明显少于选择“水利水电工程”的学生。学校对各个专业方向的人数有一个预先的计划,若学生在某个专业方向上过于拥挤,最终还是会按照某些条件择优录取,而高考成绩会是一个重要参考,这一点对于期望来次大洗牌的同学可能不是什么好消息。

  河海大学也是如此,学生入学两年之后重新选择专业,不仅要依据进校后两年的学习成绩(总学分数和平均绩点),结合平时表现综合考虑学生的专业志愿,还要参考高考成绩,并以较大权重计入总分,以鼓励高考成绩优异者。当然,高考成绩优秀者也不尽沾光,特别对那些适应能力不强的考生而言更是如此——中学生变身为大学生,学习方法、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发生了改变,必然会造成一些不适应,有些同学高考成绩很好,但上大学后调整得不好,很可能在开始的一年多里表现平平,但不能排除他们在后面的学习中迎头赶上的可能,可现在绝大多数高校的大类招生都是以前期表现为准,这无疑会让“慢热型”学生在专业分流时很“受伤”。

  大家都想选好的、热门的专业,以至于那些综合成绩不好的同学只能被迫选那些大家眼中的差专业。虽然各大学都在强调协调发展,但专业总是有优有劣,有热有冷,前景有好有坏。结果呢,两极分化,好的学院都是好的学生,会越来越好。而不好的学院冷门专业大都是成绩不好的,加上同学们进了大家眼中的差学院,觉得脸上很没面子,也不怎么学习,甚至自暴自弃,长此以往就会出现那种天上地下、迥然不同的感觉。而且,用人单位一听说某人是某大学某学院的,还听说该学院是这所学校最烂的,即使学生本人很优秀,也可能优势尽无。同时,虽说现在选专业的依据是所谓的“综合考评”,可主要的还是考试成绩占了大部分,考试成绩是怎么来的呢?还不是靠啃书本、靠死记硬背?差不多还是延续了高中时的应试教育。如果是按传统方式,被分专业录取进来了,还有后悔的机会,还有转专业的可能,可现在呢,一锤定音,如果别的专业已人满为患,你的“综合考评”又不高,即使你对硬戴在你头上的专业一点兴趣没有,又有什么辙呢?

  另外,按“大类”而不按专业进行招生,“大类”也必须设置得合理才有价值,如,清华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包含中文、外语、政治学等六个系,如果实行“无专业招生”的话,学生有相当大的专业选择空间。但并非所有大学都有这个实力,甚至许多高校下面的所谓学院,实际就是原来的系改了个名字而已,学科的公共平台十分狭窄,他们为投考生所好而匆匆上马的“按大类招生”,更像是有名无实的炒作。

GPS为你导航

  读到这里,许多同学也许已经满脑袋问号了:大类招生又好又不好的,难道我们因为一点风险就放弃了它的许多优点吗?当然不是这样的,因噎废食的事儿在下是不会让你去做的——我们当然可以大胆选择大类招生院校,但必须带着GPS前进。按照GPS的指引,在选择按大类招生的高校时,应关注以下问题:

  一、关注学校的整体实力。不是所有的高校都能应对裕如地实行按大类招生,大类招生需要合理的教学计划、多门次的教学方案、雄厚的基础学科师资,等等,因此考生最好不要选择学科比较单一而又实行大类招生的院校,而要尽量选择综合性大学。另外,由于专业选择减少,专业志愿很少有调剂,没进入理想的第一、第二志愿仍有很大可能在学校中调整,因此考生要减少对专业“冷热”“好坏”的关注度,从总体上关注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人才培养氛围。

  二、注意大类下的专业。在填报志愿之前,应认真了解该大类名称包含的专业有哪些,其中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避免被暗藏农学专业的生物工程技术类忽悠。如果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应该进一步详细了解该专业的教学资源和师资配备等情况。目前,大部分高校设置的专业都很多,“望文生义”填报专业的情况又较为普遍,所以考生应该分清大类招生所涵盖的专业,以及所报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可采取电话咨询、网上查询、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上述信息。

  三、不是所有专业都实行大类招生。多数高校的做法是,一些专业归为大类招生,另外一些仍以单个专业招生,而大类相当于一个专业,具有其相应的专业代码。填报志愿时,你要搞清大类中没有包含哪些专业,没有包含在大类中的专业要单独填报,如,北京科技大学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虽然与“电子信息科学类”同属信息工程学院,但并不包含在该大类中,如感兴趣,就必须单独报它。另外,大类中包含的专业和单独设置的专业,两者名称相近的也要特别加以注意,如,北科大的机械类中包含了工业工程专业,单独作为专业招生的又有工业设计专业,两者万不能混淆,否则便会酿成报考错误——追着冯京喊马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