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重拳惩治学术不端 高校毕业论文“查重率”大降中国高校重拳惩治学术不端 高校毕业论文“查重率”大降

图为山西省太原市图书馆,毕业生正在专注复习备考公务员、研究生等考试。 (资料图来源:中新社)

【侨报记者刘结球6月11日报道】又是一年毕业季,多少学子都在为论文挠头。中国这一届高校毕业生们正经历比以往更严苛的毕业环节——论文评审和答辩。受到年初演艺界刮起的“学术打假”风暴影响,今年各大高校对毕业论文的审查明显变严,仅“查重率”(论文检测系统显示的与他人文献相似程度)就难住了许多毕业生。据北京《法制日报》10日报道,部分学校的毕业论文“查重率”从原来的30%以内降到20%,更严格的甚至降至8%以下。

一篇论文查四次 高校加强“严出”

初稿查一次,盲审查一次,学校代查一次,答辩再查一次。如今,“一篇论文查四次”在毕业生群体中口口相传。许多已找好工作的毕业生仍非常焦虑,原因便是论文查重不过,会影响毕业。

同过去不够规范的做法相比,不少高校今年在学生“严出”上加强了管理力度,普遍规定了论文查重率的合格标准。据报道,一些高校规定不同档次的论文要达到不同标准的查重率,以体现不同学历的要求。比如,某高校要求本科毕业论文的查重率不超过30%,硕士论文的查重率不超过15%,博士论文的查重率不超过10%。也有一些大学一刀切地要求所有毕业论文都要满足同样的标准,如10%。

清华大学4月最新公布的学生纪律处分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中有一个显著变化,即对学术不端加大处罚力度,学位论文抄袭者可被开除学籍。而原来的处罚则是给予“记过以上处分”。

此外,还有学校增加了重审环节,对已毕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质量跟踪监控,一旦被查出高于查重率,将直接取消学位证书与毕业证书。

学生熬夜改论文 不忘问候翟天临睡得怎样

快被毕业论文熬秃头的学生们将这一变化归咎于一个人——一直以学霸人设自居的中国演员翟天临。

今年2月,曾获得北京电影学院博士学位的翟天临在一次网络直播中,因一句“知网是什么”被网民扒下学霸的面具。网民们查出其读博期间发表的一篇2783个字的论文,查重率竟高达40.3%。当时,有关其学术不端的话题在微博热搜上挂了20余天,最终其博士学位被撤销,也被北京大学光华学院做出博士后退站处理。

事件过去了近4个月,以“一己之力撬动学术圈”后鲜少公开露面的翟天临近期又频频上热搜。夜深人静,还在凄凉地敲着键盘的学生们发微博@翟天临:“你睡了吗?你怎么睡得着?我还在改论文!你配睡觉吗!”还有网民调侃感谢其牺牲演艺事业的远大前程,“靠一己之力,改变了莘莘学子的毕业论文之路,推动中国学术不端的治理”。不少大学老师还专门做了PPT对翟天临进行批评,以此警告学生要熟练掌握论文写作的相关学术检索功能。更有不少人戏称,往后只要有论文审核或造假,翟天临就要上一次热搜。

近年来,学术不端问题频频发生,而翟天临事件只是让将论文造假、查重率推上了“手术台”。

中国高校正在进入“严出”时代,严管学术不端已成常态,注水写作早是过去式了。“一年比一年严。”2018年,官方就曾下通知加强论文原创性审查,严打学位论文造假行为。2019年则明确,要健全完善预防和处置学术不端的机制,加大对学术不端、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中国教育部4月公布的2019年部门预算提到,今年教育部拟抽检博士学位论文约6000篇,预算为800万元(人民币,下同)。

学术造假要打击背靠大树幕后交易者

高重复率确实是学术造假的一大体现,而在官方不断提高门槛的同时,也有人提出反思。

有学者认为,不能矫枉过正,查重率的降低,根本上不能保证论文质量。过低的查重率可能导致本来专业性挺强的论文,为了一味迁就查重率,改掉很多专有名词的概念,最终丢失专业性。

根据知网等中国学术文献资源网站的查重规则,有不少专业词条及解释、现行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史料、文学典故、代码、公式、实验器材等,在最终报告中都会被标红,即认定为“抄袭”,但这些内容都不可以擅自改编或扩写。另外,不同查重技术背后的数据库和算法没有公开且良莠不齐,使论文查重成为一个值得警惕的危险产业。在某电商平台,一篇总长1万多字、要求查重率从22%降到5%的论文,在某店铺的报价达到850元左右。

也有分析直指,重复率之高仍一路绿灯通过答辩获得学位,根源在于有人为违法乱纪行为撑腰。可见,学术造假问题真正要打击的应是背靠大树进行幕后交易的人,而非采取一刀切殃及池鱼的措施。(完)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