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021年考研心理学统考院校有哪些

心理学最著名的学校应该是清华大学,这所学校的心理学专业特别出名,有非常多的名师。

闽南师范大学考研哪个专业最容易

应用心理。闽南师范大学是一个全日制大学,该大学考研应用心理专业难度低,最容易。闽南师范大学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资格高校。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考研2022复试什么时候公布录取名单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考研3月29日在学院网站公布复试录取实施细则及一志愿复试考生名单。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拟招收专业学位硕士(含应用心理专硕、心理健康教育专硕)研究生58名。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科建设始于20世纪20年代,2017年6月开始独立设置学院。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从1984年招收研究生开始;1986年获得教育心理学硕士授权点,2006年获得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授权点,2010年获得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12年获得心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8年获得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应用心理硕士授权点。学院目前是福建省唯一具有从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完整的心理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办学实体。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国内哪些大学开设精神健康方向的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

香港理工大学在应用社会科学下设有精神健康方向;复旦大学在社会工作专业行摄有临床社会工作方向。

不过,国内大多数高校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生招生是在心理学或心理健康教育下开设。包括北京联合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山西大学 沈阳大学 延边大学 北华大学 吉林体育学院 齐齐哈尔大学 牡丹江师范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 宁波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温州大学 绍兴文理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庆师范大学 闽南师范大学 济南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信阳师范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 湖北师范大学 衡阳师范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延安大学 陕西理工大学 宝鸡文理学院 喀什大学等。

闽南师范心理健康研究生系有朱凯吗

从中学时代走来,每一个大学新生所面临的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学习方法,无论是个人目标还是社会期望,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环境的变化,知音难觅的孤独、中心地位的失落和强烈的自卑心理是导致大学新生适应困难的重要因素。随着金色九月的到来,又一届的大学新生即将踏入大学的校园,在收拾行装的同时,不妨对新的学习生活做一些必要的心理准备。

一、 正确认识角色改变

从某种意义上说,能考上大学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大部分都是学习上的佼佼者,平时深得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通常都是生活中的中心人物。但大学里几乎每个人都有着辉煌的过去,人人都是学习尖子,个个都是高手奇才,如果重新排定座次,就只能有少数人保持原来的中心地位和重要角色。大多数学生将应中心角色向普通角色转变,自我评价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其实,刚刚跨入校门的大学新生,就像一名运动员,可能在省队里面是第一名,后来进了国家队可能变成第三、第四名了,但是能进国家队,本身就足以说明他是一个优秀运动员了。所以,适当地降低对自己的希望值,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放松捆绑自己精神的绳索,你就会以开朗的心情投入大学生活,从而得到丰富多采的人生感受。

随着角色的转变,学习方法也应该有所变化。承袭过去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即使勤奋用功可能也难以获得能力的全面提高,这在大学新生里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大学的学习方法与中学有很大不同,比如,不再是老师追着学生,而是要学生主动求教老师;大量的时间需要自己去安排,而不是被老师占有;要学会研究性学习,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等等。大学的学习是变被动为主动,并非仅仅是听课和读教科书,和老师同学讨论、阅读参考书目、听学术讲座等等,都是学习,关键是要充分利用这些校园中的特殊资源,并将学到的知识很好地整合。从旧的学习方法向新的学习方法过渡,这是每个大学新生都必须经历的过程。正确认识到角色的改变,尽早做好思想准备,适应新的学习方法,就能较好地、顺利地度过这一阶段,少走弯路,减少心理压力,促进学业成绩的提高。

二、有效进行自我评价

大学阶段是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健全的自我意识,是大学生塑造健康人格,培养良好情绪的基础,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个方面,是指人对自身条件、素质、才能等各方面情况的一种判断,而新生对自我的评价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活中的学习效能、职业选择、事业奋斗的自信心。

许多同学考进大学后,突然发现在“高手如云”的班集体中,自己原来的优势不复存在了,这种“失落”感的造成是因为在中学里面,学习成绩的好坏,一直是学生自我评价的重要标准。但是进入大学后,竞争的内容不再仅仅是学习成绩,眼界学识、文体特长、社交能力、组织才干等等,都成了比较的内容。在这种比较之下,有的人会因为低估自己的才智和能力,使自我评价过低,造成长时间的情绪低落,更有甚者会为了避免挫败感而封闭自己。

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学会对自己做出公正的全面的评价,不要死盯着自己的短处,善于挖掘和发展自己的优势,也可以补偿自己的不足。人的知识、才能通常是处于离散、朦胧状态的,需要人们不断地挖掘、发现和开发。从个人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的特点,毅力的恒久性,已有的知识结构,献身精神与果敢魅力等多方面进行考察和测试,将为你做出科学的自我评价提供有益的帮助。

三、主动适应全新环境

对于一个大学新生来说,离开熟悉的环境,离开深有感情的老师和同学,离开疼爱自己的父母,踏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如何尽快适应这些环境是有必要的。

由于师大的校园范围比较大,所以首先要尽快熟悉校园的地形。直接向高年级的同学请教是熟悉校园环境的一个最快捷的方法,大多数的高年级同学都比较愿意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另外,向老乡请教也是不错的选择。

有些新生在熟悉环境后,感觉对大学生活有“幻灭”之感。抱怨学校教学设备陈旧,图书资料贫乏,甚至怀疑自己当初拼搏是否值得。这是因为他们在入学之前,在心中将大学过于美化,面对现实校园而产生的失落感。虽然,这些年高校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是赶不上发展的需要,如这几年的“扩招”,使得许多大学校舍和师资非常紧张。在北京的重点大学,8个人一个宿舍也并不少见。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现实,更需要新生放弃不切实际的期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相信环境并不能决定一切,在同样的环境下,人也可以达到不同的发展水平。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环境中的优势,使个人的能力与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促进与提高。

大学新生除了熟悉校园环境,还应该主动接触这个社会环境。把自己关在大学校园里面闷头读书,对外面的社会不闻不问,是永远也不会适应社会环境的。勇敢的走出“象牙塔”,到校园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不逃避现实也不做无根据的幻想,有目的的进行一些有益有利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认清楚自己在这个社会环境中的实际位置。

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有了朋友,生命才显示出它全部的价值。智慧、友爱,这是照亮我们黑夜的唯一光亮。”可见友谊在人生中的分量。

由于大学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学生的“异质化”程度很高,地区的差异使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往往容易发生冲突。那么在大学里学会与不同背景的同学相处,学会处理同学间的矛盾和冲突,无疑会有利于今后走入社会。

首先要学会承认各人有各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体系,你与别人生活在一起,你就应该连同他们的生活方式一起接爱。如果感觉别人的生活方式有碍于你,可以与其进行沟通,委婉地提出,并适当地进行自我的调整。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给别人提意见一定不能当着众人的面,以免使对方难堪、丢面子。

要想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还要做到对人宽,对己严,切忌以我为中心。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到三主动:即主动与同学打招呼,主动和同学讲话,主动帮助别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不要过于计较别人能不能、会不会报答你。

此外,要主动去做一些公共的工作,以增加同学们对你的好感,同学间的关系也就会融洽了。

五、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对于一部分新生来说,上大学是他们第一次离家,第一次开始独立生活。因此,学会自我管理,培养生活自理能力是大学生活的重要一课。

高中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习上,生活上的事情绝大多数由父母包办打理,从做饭、洗衣服到理发,有的家长甚至每天给孩子收拾床被、打洗脸水等,等到上大学后,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孩子没有了父母、长辈的悉心照料,许多事情要开始学会独自处理了,可以说,真正的独立生活开始了。

刚入大学的新生,首先应学会日常生活的打理。要学会准时起床、运动,学会自己料理床铺,收拾房间,学会自己洗衣服,缝补衣服,学会自己照料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和同学进行交流就更好了,因为同学间的互相影响和互相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独立生活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对钱财的管理。由于家长一般每月或每几个月给一次生活费,大学生就要自己独立计划如何进行消费。计划不当甚至没有计划的学生常常在最初的时间里大手大脚,把后面的伙食费提前花掉。因此,大学新生要学会一种“理财”的观念,要注意考虑:在生活中,哪些开支是必须的,哪些开支是完全不必要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钱要花在刀刃上,要避免完全不必要的消费,可花可不花的尽量少花。此外,还要根据父母的经济能力和自己“勤工俭学”的能力来进行日常消费。有了这些基本情况的分析,再确定自己每个月的“消费计划”,使之切实可行。并且要尽量按照计划执行,多余的钱可以存入银行,以备急需时使用。

入学几个月或半年之后,大学新生对自理的生活就会逐渐适应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