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8岁翁帆嫁给82岁杨振宁,如今16年已过,他们过得怎样了?

2004年,82岁的杨振宁与28岁的翁帆结婚,令世人哗然。

年龄上的悬殊,让他们的婚姻从始至终,就一直深陷于舆论的巨大漩涡。面对这对“老少配”,很多人自然想到了历史上的那桩趣事。

苏东坡的朋友张先八十多岁的时候纳了十八岁的小妾,春风得意之际,赋诗一首:“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苏轼也作诗调侃道:“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一千多年后,“一树梨花压海棠”的故事,演变成了被称作有史以来成就最高的华裔自然科学家杨振宁与年轻的晚辈之间的版本。

1995年的夏天,汕头大学正在筹备首届世界华人物理学大会。彼时,读大一的翁帆文静乖巧,明媚可人,加之一口流利的英语,老师便安排她去接待杨振宁夫妇。

那时的杨振宁已年逾古稀,他带着妻子杜致礼前来汕头大学做调研。

回忆起对翁帆的第一印象,杨振宁记忆犹新:

“那一年,我和杜致礼去汕头大学考察,当时学校派了一个叫翁帆的小女孩来给我们当向导,我和杜致礼都觉得这个小女孩十分可爱。”

杜致礼更是连连夸赞翁帆的聪明伶俐。

后来,三人愉快地拍了一张合影。因为特别投缘,大会结束后,翁帆和杨振宁夫妇还保持着书信往来。

对于再婚一事,杨振宁曾直言:

“在太太去世后,19世纪英国著名数学家哈密顿过了相当漫长的孤独日子,甚至在书页上都有饮食的污渍,我不要过这样的日子。呵呵,我这个人是很老实的。我有自知之明,一个老年人的孤独,我很怕的。所以人家一问我,我就很老实的回答,如果我没遇到翁帆,还是会再婚的。”

翁帆只是适逢其时,成为他愿意梅开二度的人。

杨振宁在他的《曙光集》的前言中这样写道:“鲁迅、王国维和陈寅恪的时代是中国民族史上的一个长夜,我和联大同学们就成长于此似无止尽的长夜中。幸运地,中华民族终于走完了这个长夜,看见了曙光。我今年85岁,看不到天大亮了,翁帆答应替我看到……”

这让人想起电影《南极之恋》的片尾,濒临绝境的女主人公为恋人读起聂鲁达的那首诗:

当我安息时,我愿你活着,我等着你 愿你的耳朵继续将风儿倾听 闻着我们共同爱过的大海的芬芳 继续踏在我们一起踏过的沙滩上 愿我的所爱继续活着 我曾爱你,曾为你将万物歌唱 因此,你要继续绚烂地如花怒放

你不知道,ta对于我的意义

01

前几天在微信群上跟家人提过29号考完试要去姑姑那里。

21号晚上,二姐问我29号什么时候能到姑姑家,下午4点能不能到电影院?想让我陪她一起看电影,我告诉她4点前能到。

于是,她买了8点20分的票,原因是我哥6点30分下班,为了迁就他,决定买晚一点的场。

我很奇怪二姐无缘无故怎么就来广州了,正当我准备把消息发送时,大姐率先询问了。

( PS 头像:女孩 — 大姐、圣诞帽 — 二姐、叮当猫 — 哥、森林 — 我)

我想有很多人都跟我一样会发出同样的疑问,就为了看一眼韩庚,特意请假跑来广州,不仅奔波劳累,又费神伤财,算算来回浪费的时间,还有请假损失的工资,全勤奖等,值得吗?

但我知道,这个问题你问28号去到现场的不管哪一个粉丝,ta都会一脸慎重且用幸福的语气回答你:“值得,不管刮风下雨,只要我知道,我就一定会去。

为什么啊?因为他是韩庚。

哦…哦…(╮( ̄▽ ̄)╭)

大多数人是不理解ta们为什么会这么幸福而且那么自豪的,有的只是以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着ta们,有的人还觉得ta们的脑子是不是有病啊?莫不是疯了不成?

其实不是ta们脑子有病精神有问题,而是你不知道,偶像对于ta们而言的意义!不信你去了解了解,ta们中有的人学历某某名牌大学硕士博士,有的某某世界五百强高管,有的某某上市公司的子女。

02

因为喜欢同一个偶像,我们找到了彼此。

张爱玲在《爱》中写道: “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 “ 噢,你也在这里吗? ”

可见,遇见一个对的人是多么困难,太多的人或许穷极一生都不见得能碰到,要么在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要么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 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就犹如九星连珠一样罕见。据研究,九星连珠发生的概率是6000年一次,可是,世间又有多少人能撑得过百年大限,更惶论6000年。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 ,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刚好对的人与你有着一样的灵魂交流,这难道不是天生注定的,最美好的爱情吗?

今年5月20号周杰伦南京演唱会上,一位男生向相恋了14年的女孩求婚。女孩曾说过,周杰伦占据了她心里的95%,只有5%是属于他的,并表明只有在周杰伦的演唱会上求婚才肯嫁给他。于是,在几万人的见证下,男子当场向女友求婚。同时,周杰伦也唱了一首甜甜的祝福他们。

这些天也有人传5月20号被求婚的女主遭遇车祸不幸去世了,又一次周杰伦的演唱会上,男主孤身一人坐在观众席上,一边听一边落泪,当镜头投放出今年5月20号他求婚的画面时,男子更是嚎啕大哭,撕心裂肺的哭泣声与七个月前的喜极而泣形成对比。

谁能想到,昨日幸福完美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转眼间就已是物是人非,阴阳相隔。

对于男子而言,周杰伦是他与深爱女友的爱情见证,更是他 14 年来所有美好温馨的回忆,也是他与已故女友交流的桥梁。当他思念女友时,或许只有从周杰伦的音乐中感受到她的存在,也只有他与女友共同的回忆,才能淡忘那无尽的痛苦,支撑他继续活下去。

对于他来说,周杰伦不仅象征着他和女友的一切美好,也是支撑他对未来生活的信念,更是见证他爱情开始与结束的分隔点。

但我更希望,女孩车祸去世的消息是谣言,刚刚好的人太少,刚刚好的灵魂太难遇,刚刚好的爱情太罕见。老天或许会让你的生活充满坎坷,却仍会给你一个相互依靠的人儿。而你,刚刚好。

03

90年代鲜少有人会不知道不认识周星驰的。

从星仔到星爷,从《赌圣》、《逃学威龙》、《大话西游》、《喜剧之王》、《少林足球》、《功夫》、《长江七号》、《西游·降魔篇》、再到去年的《美人鱼》,直至今年的《西游伏妖篇》,我们个个如数家珍,每部电影都能说得头头是道,犹如自己导演自己创作一样。

去年《美人鱼》还未上映时,其名字就已在中国尽人皆知,无数人都在翘首以待。当看到预告片里女主角的名字时,都是一脸的纳闷:“林允是谁?没听过!

预告片一出,瞬间风靡全国,无数人在等待,在压制自己的欲望。

尽管很多人不知道林允是谁,也不清楚她的演技如何,但仍然降低不了ta们的迫切之心,无数人在等待电影上映之日,只要一上映,立马买票观看。

许多媒体想不明白为什么这样一部连女主角演技都不清楚的电影会有这么恐怖的吸引力?难道因为邓超罗志祥和张雨绮这些拥有粉丝群体的明星吗?又或者是因为周星驰,可他没有参演角色啊?

当找不到原因解答自己的疑问时,人们习惯麻痹自己,以自己的主观思想简单的从表面进行分析,不会深入了解,逐层剖析。因为 ta 们害怕,害怕答案与自己得出的不一样。 于是,ta们把这称之为“名人效应”。

其实ta们不明白,哪怕这部电影演员都是新人,没有一丝名气,没有一点粉丝基础,没有成熟的演技。只要ta是周星驰导演,有周星驰参与,不论如何,我们都会买票观看。 因为这里有他,有周星驰,就足够了。

因为,他承载了我们一个时代的回忆。

周星驰这个名字,陪伴了我们二十年,从小学,到中学,至大学,再到工作,最后结婚生子,他陪我们走过了人生四分之一的路程,一起经历了二十年风雨飘荡,度过了 80 个春秋, 7200 个日夜交替。

小时候看不懂《大话西游》,不明白至尊宝为什么会哭泣说出那段对白,紫霞怎么就死了,也看不懂那段对白隐藏的深义,代表什么意思。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

●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如果上天给我个机会再来一次的话

●我会跟那个女孩说: “ 我爱她

●如果非要把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 …… 一万年

太多当初把这部当成喜剧电影来观看的人,现在回头重新品尝,都会被感动,都深有体会。每个人都会有一样的感触,总是在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明明你在我身边,我却不知道珍惜,直到再也得不到了,我才幡然醒悟。可是,为时已晚,有时候,一个转身过后,一瞬念想之间,一句再见以后,就已是再也不见。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

●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很多爱情其实都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没能好好感受,导致渐行渐远,最后直至失去。

愿你擦亮眼睛,珍惜眼前人。

04

有一种偶像,就是一种精神。

张国荣逝世至今14年,黄家驹逝世24年,李小龙逝世44年。

这三个人,分别代表了三个不同年代大部分人的偶像,也都曾享誉国内外,在国际舞台上向世人展现了东方之美。在当今时代,一些年龄较小的孩子或许都不认识他们,也不会记得他们各自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

六七八十年代的人对于张国荣、黄家驹和李小龙的印象最深刻受其影响也是最大的,他们当中的每一个都曾在各自的时代绽放出耀眼的光芒。60年代最熟悉李小龙,70年代最喜欢张国荣,80年代最热爱黄家驹。

多少人因为李小龙的功夫而走上习武健身的道路,多少人因为张国荣的鼓励而坚持梦想,多少人因为黄家驹的歌词找到生活的目标。多少人因为他们而改变自己,摆脱以前毫无斗志,毫无希望的生活,这也就是至今还有那么多人喜欢他们,怀念他们的原因。

甄子丹在采访中说:“自幼我便是李小龙的铁杆崇拜者,酷爱他的电影与武功,敬佩他以艺扬武、弘扬国威的铮铮民族精神,希望有朝一日像他那样通过电影把中国武术发扬光大。受李小龙影响,甄子丹自幼便习练武术,最终成为一代功夫巨星。

张国荣曾这样评价陈奕迅说:“我觉得陈奕迅不错,尤其是那只“幸福摩天轮”真的不错;某次看到陈奕迅在吸烟,便对他说:“陈奕迅,你的声音很好,不要抽烟啊,我都戒掉了。在张国荣的劝告下,陈奕迅戒了烟,并苦练唱功,到今天,很少有人没听过陈奕迅的歌曲了。

李嘉诚曾找林夕将《光辉岁月》重新填词,并创作《大学问》作为汕头大学的校歌,期许莘莘学子们能够懂得学习的理由、做人的操守,告诉他们生命不止坚毅与奋斗。有梦想才是有意义的追求,成功不止付出与拥有,有承担才是最高的成就。力量要用来分享才能承先启后。活出生命的光彩才无愧于春秋。

有汕头大学考研的学子表示,每次一遇到学习瓶颈,不想学习而产生厌倦和疲惫的时候,只要听听黄家驹的歌曲,就会感到困难都会过去的,心情立马平静下来,重新焕发学习的动力。

不仅仅对中国有这么多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他们产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是李小龙向世界宣告了东方人的力量与体魄,打破了 “ 东亚病夫 ” 的蔑称,证明了中国是沉睡的猛虎;是张国荣向世界展示了东方人特有的温柔与忧郁,善良与气度,让世界对中国有了更深的认识;是黄家驹给非洲地区带来了温暖,向世界表明了中国是一个渴望和平与讨厌战争的国家。

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无疑,李小龙,张国荣与黄家驹这种,就属于虽然人死了,但是却活在无数人心中的这一类。

05

知乎里有这样一个问题与答案。

●问:是不是一个人越就越难爱上一个人

●答:不是越成熟越难爱上一个人

●而是越成熟,越能分辨那是不是爱

这个回答,适用于回答大部分问题。就如我姐,从韩庚05出道至今,一直喜欢到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思想的成熟,越能明白懂得分辨什么是偶像什么是追星。

偶像是那种能给你带来正能量,在你伤心痛苦的时候给你阳光,让你感到温暖,遭遇挫折磨难的时候,赐予你动力和拥抱,给你短暂依靠,是从心灵上给你能量的普通人。而追星是皮囊惊艳,灵魂空洞,毫无思想的普通人,不能给你带来温暖,给你力量,甚至会伤害到你的普通人。

在生活中,我们有可能在和朋友交谈的情况下,因为不知情的缘故说了某位明星的不是,朋友当场脸色骤变,甚至不惜与你大声争辩,导致感情中断的情形。如果真是这样,那只能说明你的运气好到爆了,可能刚好你说的明星正是ta喜欢的偶像,这种情况其实很好解决,事后郑重的找ta道个歉就没事了。

因为这种情绪我们都有,也并不陌生。我可以说千句万句母校的不是,但你不行,不是这个学校,你说了我就找你拼命。和对待偶像的态度一样,你可以说我丑,说我白痴,但你决不能说我偶像的不是,不然,你就试试看。(。•ˇ‸ˇ•。)

06

我对我姐这种请假来广州看韩庚的做法并不反对,甚至报以支持。并不是指支持她一听到有韩庚见面会就抛下所有工作不管立马赶来广州,而是在她已经把工作和和紧急事件都安排处理好了之后,我才支持。

现在生活太浮夸,有些人听到有粉丝见面会,不管三七二十一撂下工作立马出发,工作和进度不交接不报告不清假,随便说走就走,导致工作耽误甚至严重损失公司利益,这种行为就不理性。

再有,在准备踏上旅途之前,最好估算一下自己的经济实力,如果说这次太远车费太贵门票太高,那不如先攒下钱等下一次,你也希望偶像见到最好看的自己吧!

杨振宁和翁帆的生活

      2003年10月,杨振宁的第一任妻子杜致礼去世。

        翁帆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就曾和杨振宁杜致礼夫妇有过面对面的交往。这个1976年出生于潮州的姑娘,是家里的三女儿。他的父亲翁云光,退休之前曾经是一家旅行社的负责人。因为父亲一直以来就爱好文学和古诗词,所以近朱者赤,三个女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受到了熏陶。

        18岁那年,翁帆考上了汕头大学的外国语文学系。她不但成绩优异,在学校期间,还曾接待过不少各类型的知名学者。翁帆19岁那年,汕头大学举办了第一届物理学大会。杨振宁和妻子杜致礼,都在受邀的名单里。而翁帆作为校方推出的接待者,全程都陪同在杨振宁夫妇身边。此时的杨振宁已经73岁,他还鼓励翁帆好好学习,以后到美国深造。

        这一次的相识,为他们接下来的交往打下了基础。据说此后的翁帆,一直和杨振宁夫妇有书信来往。不过,大学毕业后的翁帆,并没有像杨振宁所说的那样继续深造。由于学的是外语,她很快在家乡当地的一家企业里找到一份翻译的工作。但不知出于何故,仅仅工作一个多月后,翁帆就辞职去了深圳。来到深圳后,翁帆在一家高尔夫俱乐部当翻译。26岁那年,翁帆又决定考研。并且就在当年,她顺利考上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

        读研期间,翁帆和妻子离世的杨振宁,联系变得频密起来。但也有说法是,翁帆此前曾经中断过和杨振宁的联系。而在读研期间,为了将来的规划,包括杨振宁在内,翁帆又跟当年曾经接待过的学者,都恢复了联络。她这么做的因素是显而易见的,硕士毕业后,或许能通过这些知名的学者,获得更好的平台或者是规划。

        2004年的2月,翁帆接到了杨振宁打来的电话。杨振宁告诉她,在中山大学见一面。这应该是两个人9年前见面后再次相逢。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拉开了杨振宁和翁帆相恋的序幕。

        有人曾经把翁帆的照片和杜致礼年轻时候的照片做过对比,虽然相隔时空,但完全不同的两个女人,看起来竟有些相像。所以外界一直猜测,杜致礼去世后,从翁帆的身上,杨振宁看到了杜致礼年轻时的影子。

        在和杨振宁的交往中,翁帆曾经写下诗句,向杨振宁表达过爱意。当年九月的一首诗,是这么写的:无悔我爱,惟余欣喜,有意逃出,心已陷入……触汝额发,气息拂手,无声胜有。这首写给杨振宁的诗,不但邮寄给了他,此后杨振宁经过修改又邮寄给了翁帆。翁帆随后将这首诗发在了博客里。因为大学主修外国文学,翁帆时常有写诗的冲动。每每写好,都会用电子邮箱发给杨振宁。有些诗杨振宁会做修改,之后再传给翁帆。这样的一来一往,让两个人慢慢了解了彼此。

        当年国庆假期的时候,在翁帆的陪同下,他们还一起去北海旅游了。得知翁帆喜欢拍照,杨振宁还送给她一台数码相机。就这样,两个人的交往由浅入深,不但慢慢了解了彼此的性格,同时也了解了各自的家庭情况。到后来,是杨振宁主动向翁帆表白的。求婚是在电话里进行的,杨振宁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而翁帆随后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两个人都同意了,接下来要面对的,就是翁帆的父母。不过,就在杨振宁和翁帆的恋情在社会上公开后,她的父亲翁云光曾经表示,其实女儿之前,就向他提到过和杨振宁的事情。在翁云光看来,虽然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但女儿已经大了,她做出任何选择,家里都不会刻意干涉的。当年面对媒体的采访,翁帆的父亲还把杨振宁夸了一通。而且他还透露,彼时的翁帆研究生还没有毕业。今后的主要工作,将是帮助杨振宁教授,整理大量的学术资料。翁云光还表示,接下来女儿和杨振宁的婚礼,他和妻子都会去北京参加。就这样,在2004年底,82岁的杨振宁和28的翁帆正式登记结婚。

      不要说在18年前,即便时至今日,杨振宁和翁帆的结合,还是大众关注的热点。毕竟,大部分所了解的名人忘年恋情,基本都是早已作古的历史人物,而在当下社会里,有幸真正看到这一对夫妇后,大多数人的心底都是不适应的。为翁帆的以后考虑,两个人也没有再要孩子。而杨振宁的财产,早就定下来给三个孩子,翁帆只有清华园别墅的居住权。

      自从杨振宁和翁帆结婚的那一刻起,他们日常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巨大的关注。但是,这并不妨碍两个人一起为他们的新家做布置。虽然当时的杨振宁已经过了耄耋之年,但他和翁帆,为了买一张合适的客厅沙发,曾经逛过不少家具城。翁帆甚至表示,结婚之后,她的生活反倒是更加规律了。虽说每次有公开的活动,都会引起关注,还有不少人偷偷的拍照片,不过翁帆觉得,现实中遇到的人,从来没有打扰过他们。

      生活上,年龄大了的杨振宁,也会事事处处想着翁帆。有一次两个人去三亚,恰巧翁帆病了。杨振宁不但亲自给妻子拿饭,而且还喂给她吃。早上杨振宁醒来早,他想翻翻报纸又不想惊动还在睡觉的妻子,于是就一个人去到卫生间里看。在翁帆眼里,杨振宁给她营造了一种比象牙塔还要象牙塔的生活。她和丈夫可以活在学术的世界里,可以享受那份纯净和自由。

        当然,外界尤其是网上,永远也少不了调侃和嘲讽翁帆的声音。不过,从杨振宁的身体来看,他确实身体很不错。2010年,杨振宁在接受采访时就曾表示,自己身体健康,和翁帆结婚后,妻子更是把他照顾得很好。

        杨光诺是杨振宁的大儿子,他特别感谢自己的后妈,他曾说:“谢谢她对我爸的照顾,让我们儿女可以发展自己的事业。”日子过得舒泰,杨振宁甚至还坦言自己要活到108岁。确实,彼时的杨振宁,说话的思路都很清晰且敏锐。为了丈夫的身体,翁帆18年来一直都坚持早睡。去年九月底,在妻子翁帆的陪同下,杨振宁还在清华大学,出席了庆祝自己百岁华诞的学术思想研讨会。彼时的杨振宁说话依然思路清晰,看起来精神矍铄。

      翁帆曾经说过,当你崇拜一个男人的时候,就会忍不住爱上他。只不过,翁帆所爱的这个男人,给她带来的争议是巨大的。翁帆喜欢一首英文诗歌《未选择的路》。最后的两句是: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让我的人生如此不同。可以说,这正是翁帆嫁给杨振宁18年来,最真实的写照。从社会大众的角度来看,因为长久以来的约定俗成,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太“出格”。就拿结婚而言,年龄相差10岁,会被窃窃私语,年龄相差20岁,可能会被公开谈论,年龄相差50岁,就变成了翁帆和杨振宁。因为当事人这么做,打破了常规和惯性。哪怕是没有违背法律和公序良俗,与众不同的做法,势必会让当事人成为舆论的众矢之的。而且,当事人的知名度越高,事件本身受到的关注也就越大。毕竟,差异化的做法挑战了大部分人的认知。虽然有不少人会对当事人激烈反对,但也仅限于口头的议论或者嘲讽。从社会的层面来看,类似的情况往往只是个案,并没有什么普遍性。至于当事人自己,其被围观和议论的生活,仅仅是信息拟态里的一种镜像,是一种被虚化了的不真实状态。他们真正的生活,是个人领域里的冷暖自知。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