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帮我做下几道建筑力学基础题吧(选择题的 简单哦)

1、构件或结构受力后抵抗变形的能力称为( B )

A 强度 B 刚度

C 稳定性 D 安全性

2、下列哪个措施不能提高梁的弯曲刚度的是(D )

A 增大梁的抗弯刚度 B 减小梁的跨度

C 增加支撑 D 将分布荷载改为几个集中荷载

3、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结果是( C)

A 一个合力 B 一个合力偶

C 一个合力和一个合力偶 D 以上都不是

4、拉压杆的内力有(A )

A 轴力 B 剪力

C 弯矩 D 剪力与弯矩

5、一等直径拉杆在两端承受轴向拉力作用,若其一段为钢,另一段为铝,则两端的(A)

A 应力相同,变形不同 B 应力相同,变形相同

C 应力不同,变形相同 D 应力不用,变形相同

6、低碳钢在拉伸时,应力超过(C )后开始产生塑性变形?

A 比例极限 B 强化极限

C 屈服极限 D 强度极限

7、承载力主要包括( D )

A 强度和刚度 B 强度和稳定性

C 强度、刚度和耐高性 D 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8、临界力的大小与压杆的( C )无关。

A 长度 B 界面形状与尺寸

C 杆件材料 D 极限柔度

9、作用于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共线的一对力,构成( A )

A 力偶 B 平衡力

C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 二力杆

10、当杆件( B )时,轴力取正号。

A 受拉伸长,轴力指向截面 B 受拉伸长,轴力背离截面

C 受压缩短,轴力指向截面 D 受压缩短,轴力背离截面

11、对于压杆稳定问题,两端铰支的杆件,其长度系数 取( C )

A 0.5 B 0.7

C 1 D 2

12、跨度L=2m的悬臂梁,在满跨均布荷载作用下,其最大弯矩为8kN.m则其截面上最大剪力应为( 懒得算 )。

A 2 kN B 4 kN

C 8 kN D 16kN

13、对于用某种材料制成的杆件而言,当应力超过一定的限度时,杆件就会发生破坏,这个发生破坏的应力极限称为( c )

A 正应力 B 工作应力

C 许用应力 D 危险应力

14、关于剪力与弯矩的正、负号规定,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 )

A 使脱离体产生顺时针方向转动趋势的剪力为正

B 使脱离体产生逆时针方向转动趋势的剪力为负

C 使脱离体产生向下凸变形的为负弯矩

D 使脱离体产生向上凹变形的为正弯矩

15、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10 kN和20 kN,其合力大小不可能是( )

A 5 kN B 10 kN

C 25 kN D 30 kN

建筑力学,求下列各题正确解答步骤及轴力图,求来力学大神

所有有突变的地方用截面法截开,取其中一部,外力与所截开的珙面上的轴力平衡,即可求出该截面上的轴力。

一道建筑力学题,求答案和计算过程。

【结构设计师】

1.AC杆受力F电大中专建筑力学考试题,既1000N,压力。

AB杆受力(根号2)*F电大中专建筑力学考试题,即1414N,拉力。

2.正应力=力/截面面积

因此AC杆,F/(π*r*r)即1000/(π*0.05*0.05)=127.3kPa

AB杆,(根号2)*F/(a*a)=1414/(0.1*0.1)=141.4kPa

3.变形=应力/E

因此AC杆=127.3/200000=3.37x10电大中专建筑力学考试题的-4次方

AB杆141.4/10000=0.014

注意没有单位。

建筑力学的一些填空题

1. 0

2. 剪力和弯矩

3. 2个 4个 (n-1)x2

4. 运动 动力

5. 4个阶段应该是: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局部变形阶段(即缩颈)

6. 平面中为3个,空间上是6个

7. 增大截面惯性矩或者减小压杠长度

8. 强度 刚度 稳定性

9. 1

10. 大小 方向

建筑力学考试求计算下图所示桁架的支座反力及1、2杆的轴力

整体对A取矩,能求出B的支反力,然后整体平衡,能求出A的支反力。

BC中间三根杆截开,左侧对C取矩求得上面那根杆的轴力,然后右侧再对B取矩求得2的轴力。

把D点挖去,利用平衡求得杆1的力。

以A点为力矩点;

B支座=(3*5+6*5+9*5)/4=22.5kN (压力);

以B点为力矩点;

A支座=(3*5+6*5+9*5)/4=22.5kN (拉力);

1杆,以F点为力矩点;

5*3/4=3.75kN(拉力);

2杆,以D点为力矩点;

=((3*5+6*5)/4-3.75)*5/3=12.5kN(拉力);

扩展资料:

一个节点方程可求两个未知力,一般从支座节点开始,依次进行。对于某节点去掉杆件沿杆件方向代之以力,可统一假设为拉力(求得力是负值就表示是压力),分别列出X、Y向的平衡方程(各力分别向X、Y向投影代入平衡方程): ∑X=0 ∑Y=0

具体形式可能如下式: F1cosA+F2cosB+acosC=0 F1sinA+F2sinB+asinC=0 式中a表示已知力,F1、F2表示未知力,解方程组可得未知力F1、F2,正值表示拉力,负值表示压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轴力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