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告别的聚会——在2019届法律硕士毕业典礼上的致辞许身健


为了告别的聚会——在2019届法律硕士毕业典礼上的致辞许身健


很荣幸在毕业典礼致辞,在这个场合和大家说说心里话。诸位三年前入门法硕学院,到今朝毕业服在身即将走出研院,从考研到毕业答辩,是一条崎岖的荆棘路,一路走过,哭过笑过,劳心劳力劳形,痛苦过,焦虑过,彷徨过。这些我都经历过,感同身受,我要向大家道一声辛苦。

毕业典礼是“为了告别的聚会”。为什么要把我们读书的学校称为“母校”?因为,当我们跨出校门后,对学校的记忆宛如游子思念母亲。儿行千里母担忧,毕业后,不管你人在哪里,身处何方,母校都会惦念着你,“法大人”这个名字与你相伴终生,相信你不会辱没这个名字。

同学们,毕业典礼后你们就要离开母校,就像要离开母亲。临别之际,不免令人感伤。我想起了诗人食指的名诗《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诗评曰:“多情自古伤别离,在这离别的时刻,千言万语,千丝万缕的情感都道不尽。这片生活的家园,这片母亲的土地,只能深藏于内心,连同那无穷的眷恋和思念。这是一种告别,一种离开是一种失去,却也是一种回归和皈依,是精神的期待、爱的连接。”

另外,换个角度看,学校又像严父,严父慈母才是完整的法大形象。“严”是指要给孩子行为划定底限;“慈”是要让孩子感觉到爱,让孩子具有安全感。回想毕业之路,各位想必已经领教了法大严父的一面。如今论文要求越来越严,查重要求更高,盲审、外审让不少论文出师未捷身先死。答辩程序也更严格,不少论文被判定延期答辩,让人感到惋惜。如期毕业应当感到幸运开心,“因其难方见其乐”。

告别研院也意味着要离别导师,研究生师生关系体现的是法学教育最初“师傅带徒弟”的传统,称职的导师应当教学相长,启迪学生的心灵,“大学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研院非大院之谓也,导师之谓也。”导师对弟子有两个面孔:爱弟子,希望青出于蓝的慈母;对学生严格要求,耳提面命的严父。你们就要告别研院,导师慈母之心牵挂着你们,而另一张严父的面孔也不会无动于衷,此时此刻,严父会成为慈父,就像《哈姆莱特》中父亲波洛涅斯对即将出发的儿子雷欧提斯的叮咛:“还有几句教训,希望你铭刻在记忆之中:尤其要紧的,你必须对你自己忠实;正像有了白昼才有黑夜一样,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再会;愿我的祝福使这一番话在你的行事中奏效!”慈父虽然絮叨,但不乏真知灼见。导师除了学业上对弟子指导,还要在思想品德上对学生言传身教,在弟子的修身上担起责任。修身就是修德,德才兼备,立德树人。为什么突出以德为先,强调修身?因为修身关联着齐家、治国、平天下,后者要以修身做前提,成就崇高德行和人格是成为经国纬政人才的前提。期望你们,毕业后走正路,行大道,有崇高信念和高尚追求,如北宋儒学家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法大人是胸怀天下者的代言人,绝非蝇营狗苟利己主义者的信徒。

是啊,“风息在帆顶上,人家都在等着你哩”,同学们,该扬帆起锚出发了,今后即使遇到逆风巨浪,祝你们从容地渡过考验与难关,顺流逆流都当成风景,行路难时要有信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再见,法大的孩子们!祝你们幸福!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