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考翻译硕士要准备多久(22考研跨考还不知道怎么准备?来,手把手带你飞)

22考研跨考还不知道怎么准备?来,手把手带你飞

跨专业考研备考最大的难点有2个:跨哪个专业选择哪个院校、专业课如何准备跟复习。把这两个问题弄明白了,跨专业考研成功率就会上升很多。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两个最大的核心问题来说明考研跨专业考研该如何系统的备考。前面高能,不要走开哦~

22考研跨考还不知道怎么准备?来,手把手带你飞

目录:

①考研需要了解到的常识

②跨专业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院校跟专业

③确定了专业跟院校后如何准备专业课

④跨考复试专业课方面的改如何准备


一、考研需要了解到的常识


这个不管跨考与否,都需要了解到。如果你是第一次考研,对考研还不太了解,那么这部分就要多搜集多了解,如果你已经对考研有一个整体的认识,那么这部分内容可以直接略过,直接看第二部分的内容。


统考与自命题区别?

1.自主命题的学校不采取统考的是专业课考试题目,公共课英语,数学,政治是统考的题目。考研统考一般有国家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划定分数线。自主命题是学校自己出题进行研究生录取考试。


2.统考的难度一般低于自主命题。目前来看,考研统考的成绩相对高些,进行调剂比较容易些。自主命题,题目相对难些,考试分数可能比较低,在调剂的时候有所影响。

3.应用国家统考试卷的学校大部分普通高校,自主命题的学校多数是知名高校。


②通过什么途径获取考试信息?

考研信息根据其公开程度可分为公开信息半公开信息,公开信息是指通过各种渠道公开传播的信息,包括国家的研究生招生政策、专业目录和招生简章等。半公开信息通常不对外公布,但考生仍可通过特殊途径了解,如专业课的内容及重点、面试的内容及方式、导师对学生的偏好等等。

下面以考研阶段为序,列出对考生的报考、复习和录取有密切联系的五类重要信息及不同的信息获取方式。

考研信息的收集存在于准备考研的整个过程。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工作:

第一,招生专业目录。招生专业目录是报考及全部复习计划的依据,一般在每年 8 月

底 9 月初由各招生单位公布,考生应及时与招生单位联系购买招生目录,或者在其网站上查阅,以最终确定自己的报考方向。

第二,公共课的考试内容与题型。公共课如政治、外语、数学的考试知识点和要求在每年 6 月-7 月份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在《考试大纲》中作出详细规定。

第三,专业课的考试内容与题型。专业课基本上没有什么书面复习大纲,而它涉及到的参考书目可能会很多,这就增加了复习备考的难度,特别是跨校、跨专业的考生,掌握对专业课的要求将会事半功倍。

第四,复试及导师情况。从明年开始,大部分专业复试将计入总成绩,增加其在录取中的砝码,而复试难度的增加及其相对不确定的特点使得了解复试主要内容及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由于很少招生单位公布这方面情况,因此容易产生信息的不对称,未掌握此信息者将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当然如果能在备考过程或复试时与自己所报考的导师取得联系,知悉导师对所招学生的偏好将是极为有利的,可以让你的备考复试针对性更强。

第五,录取调剂信息。录取调剂信息对分数很高或很低的考生来说无太大意义,但对那些分数刚刚上线,处于录取边缘的人来讲,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如提前知道某个单位的调剂信息或扩招信息,可能会使你的录取机会大大增加。

那么如何有效地获取上述有关信息呢?我们认为途径一定要多样化,以保证获得信息充分与准确。

第一网络等大众媒体。特别是网络,在传播公开的信息方面非常快捷,更有专门的网站将有关信息进行分类,查找起来非常方便。但在这里一定要注意辨明信息的真伪。

第二,招生单位。由于招生单位是专业命题和最终的录取者,其信息无疑是权威的。考生可以通过研招办、报考院系及相关老师来获取资料。


第三,人际关系网。如果能找到刚考取该专业研究生的师兄师姐咨询当然是比较好的, 不管是熟人,还是通过别人引荐的,甚至是素不相识的。


第四,权威的辅导班。权威的考研辅导班往往收集和占有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并提供给其学员,选择一个好的辅导班就等于找到了一个可靠而稳定的信息来源。

22考研跨考还不知道怎么准备?来,手把手带你飞


22考研跨考还不知道怎么准备?来,手把手带你飞


22考研跨考还不知道怎么准备?来,手把手带你飞

22考研跨考还不知道怎么准备?来,手把手带你飞


22考研跨考还不知道怎么准备?来,手把手带你飞

这部分内容有点长,整理了一个文档一共一共字数在20725个字符。在这里因为篇幅的问题, 我就不过多介绍,如果需要完整版的同学,可以私我。现在我们直接进入到第二个部分


二、跨专业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院校跟专业

在考研大军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选择大于努力”说的就是择校这个阶段,院校选择对了等于成功了一半,所以这一步一定要选对。我去年碰到过同学,复习到中途8月份换专业,前面复习的专业课方面的等于白费,特别的破坏心情,所以这个阶段一定要多搜集信息,多了解到底要不要跨这个专业跟院校。

22考研跨考还不知道怎么准备?来,手把手带你飞


2.1怎么选定跨考专业

跨考原则

不考数学

从就业方面

跟本专业相关

相对好考

2.2跨考参考专业院校

2.3院校信息搜集


2.1怎么筛选跨考专业


①跨考原则:

①社会人文学科跨社会人文学科 可以跨

②自然科学学科跨社会人文学科 可以跨

③自然科学学科跨自然科学学科 看情况(相关的可以跨,不相关的不可以跨,判断标准:你要跨的专业,它考的专业课你本科阶段是否学过,学过就可以跨没有学过就不可以跨。)

④社会人文学科跨自然科学学科 不可以跨

②不考数学的专业:

有同学确实跟数学绝缘~数学一直不太好,考研就想考个不考数学的专业,这类专业有很多~比如:马克思、社会工作、农村发展、法律、心理学、汉硕等等。具体的可以看图:

22考研跨考还不知道怎么准备?来,手把手带你飞

22考研跨考还不知道怎么准备?来,手把手带你飞

22考研跨考还不知道怎么准备?来,手把手带你飞

22考研跨考还不知道怎么准备?来,手把手带你飞

22考研跨考还不知道怎么准备?来,手把手带你飞

③、从就业方面考虑

考研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是为了更好的就业,提高就业起点。那么我们考研选择专业,就要多考虑一下这方面的因素。自己喜欢哪个行业跟职业,哪个行业跟职业新增待遇相对较好等方面去考虑。我发现在职同学选择专业跟专业这块考虑的比较多,占比的权重比较高~

考研后待遇工资比较高的专业参考:统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制药工程专业、建筑学专业、材料学专业、会计学专业、法学专业

以后想考公,现在考研考哪些专业比较好?:这个可以查一下每年公务员的岗位哪些比较热门,像现在比较热门的专业:法律、会计、管理、计算机、教育类、经济学的一些专业,这类公务员招生的岗位比较多。

④、跟专业相关

跨考难度还是相对较大,那么如果跨考太大,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大,如果不喜欢本专业,又不想现在学的东西丢了,那么可以考虑小幅度的跨考,选择跟本专业相关的专业去考试。


跨考同学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来考虑跨专业考研:、在刚开始尽可能的多罗列, 到了后面了解各个专业的的情况、兴趣以及考试难度等在缩小,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先尽可能的大,后尽可能的小


2.2跨考参考专业院校

如果你实在不知道该考哪个专业,那么可以先看看跨考比较热门的专业,有没有你喜欢的~

22考研跨考还不知道怎么准备?来,手把手带你飞

①会计硕士

非常的火爆,但好跨考呀~

非常适合跨考会计专硕的专业:统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市场营销及国际经济与贸易

会计专硕考研形势:考试初试科目:2科,满分300分,虽然报考的人是越来越多,好的学校会计专硕报录比非常的高,但它的初试科目:英语二、管综合,管综分为数学(初高中数学,全是选择题)、逻辑、写作,都是相对还比较容易上手,对跨考生相对来说还是非常的友好。

会计专硕容易考的学校

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印刷学院、东华理工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广西财经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佳木斯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南华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西藏民族大学、新疆此案件大学、新疆农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

②金融

考高数,注重逻辑思维优势、数学建模能力,非常适合理工科的同学跨考

金融专业就业待遇好,是最近非常热门的考研专业之一,21考研多所学校复试分数线直接超过400分:清华大学金融专硕405分、中央财经大学401分、中国人民大学404分,复旦大学400分、南京大学425分

性价比高相对好考的院校:江西财大、天津财大、南京财大、浙江财大、浙江工商、北京工商、首都经贸

③新闻传播学

少有的跨考生比科班生更有优势的专业,为什么这么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万金油式的新闻专业毕业生越来越拼不过有着其他专业知识的考生,举个栗子:缺乏经济学和法律方面的知识的记者,是很难写出一篇有水准的财经报道的。社会需要有其他学术背景的人儿

新传虽然很适合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专业的同学跨考,但要做好心理准备,这个专业报考的人实在太多了,分数会有点高,要做好心理准备,提早备考。

性价比高比较容易考的院校推荐:长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汕头大学、华侨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安徽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

④法律(非法学)

所有人都是跨考生的一个专业,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还有就是不考数学,非常适合本科阶段数学没有学好的理工类和经济类以及没有开设数学专业的同学跨考。同时法律(非法学)是全国统考,教育部统一出题,有统一的参考教材,无论考哪个学校,复习方法和参考书一样,非常方便跨考同学在9月份根据复习状态调整学校。

相对好考,性价比高的院校推荐:中央民族大学、天津大学、西南佳通大学、湖南大学、江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

⑤翻译硕士

非常适合外语好的同学跨考专业。翻译硕士缺的是高精专人才,所以最好选择比较好的院校来作为目标,对将来的就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院校推荐: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⑥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不考高数又属于热门考研门类的管理学,所以跨考的同学要多注意,就算普通院校的报录比往往也能达到10以上。,相应的这几年分数也相应的水涨船高,21年武汉大学行政管理复试线直接达到:400分

院校推荐: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江西财经、南昌大学、河海大学等

⑦计算机

计算机比较适合理工科同学跨考,计算机就业好,复习主要难点还是在数学科目。

优秀院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以上就是一些比较适合跨考的专业,当然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需要具体分析,有这方面的需要可以私信我~


2.3院校专业信息搜集

这个有很多同学都讲过,我在这里就不过多讲解,就简单帮你过一下:

渠道:

研招网(考研人必备)

学校研究生院(考研人必备)

第三方渠道(公众号、论坛、社群等等)


通过以上方式,基本能确定你要考的专业个院校,只是耗费的时间会比较多,但这个时间我认为是值得的。院校跟专业确定好了之后,就需要开始复习,跨考复习最大的难点就是专业课不知道从何复习,从何下手。下面我就跟你唠叨一下,跨考该如何复习专业课。


三、专业课复习规划

①专业课重要性以及难点

②专业课需要搜集哪些资料

③专业课全年该如何复习

④拓展:专业课冲刺高分


3.1、专业课的重要性以及复习难点

专业课的分值很大,一般占考研初试总分的40%-60%。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专业课复习的还坏,决定了是否能上岸。

专业课难点:

专业课的难点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有两个点:

①参考书多

很多学校的专业课参考书是好多本,每一本参考书的书页特别厚,看到这些参考书大纲就有劝退的功效

②搜集资料困难

多的另外一种极端,就是没有任何参考资料,有的院校参考书非常少,甚至没有,这样复习起来也特别困难。

③跨考生专属难点:

跨考生在复习的时候,专业课基础薄弱是一个难点,很多时候你明明知道这是你的薄弱项,但总难找到提高的方式。这个时候可以发动关系,或者其他方法找到帮忙的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想办法①寻求目标院校的学长学姐帮助②逛目标院校的论坛,发帖找人③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报个辅导班跟着学习

3.2、专业课需要搜集哪些资料

专业课复习第一步:搜集到目标院校的资料。在搜集信息跟资料的时候,我们尽可能的保证自己搜集的资料全、准、新。

考研专业课需要搜集哪些资料:

学校官网公布的大纲参考书、辅导书

这是我们复习专业课的起点,这类参考资料的特点:大、全、厚,需要同学们自己去提炼知识点跟勾画重点。

获取渠道:学校官方渠道、公众号

②历年真题

这是最重要的资料之一,一定要尽可能的搜集全、新、准。可以通过学校官网或者其他渠道找到,以前整理了院校的专业课真题,有需要可以私信我~部分院校截图

22考研跨考还不知道怎么准备?来,手把手带你飞

22考研跨考还不知道怎么准备?来,手把手带你飞

22考研跨考还不知道怎么准备?来,手把手带你飞

22考研跨考还不知道怎么准备?来,手把手带你飞


3.3目标院校导师的论文

很多时候,导师跟院校的研究方向可以从学校近期导师发表的论文相关,这是同学们需要注意的一个点。可以通过知网、学校官网等渠道去了解。


考研专业课搜集的资料并不是越多越好,一套资料看10遍,跟10套资料看一遍,完全是两个样子,所以搜集的时候尽量选择全、新、准的资料,不要贪多求量。

3.4、专业课该如何复习

专业课该如何复习,每个人的基础、复习方式、考研目标院校竞争情况、复习节奏各不相同,在这里我根据多位同学的复习方案总结了专业课复习方法,你作为一个参考。

初期(-6月份)

复习重点:梳理知识点,勾画重点,把书读薄

复习步骤:

①搜集考研专业课资料

22考研的同学,现在就可以开始搜集学校专业课的资料,最好在寒假前把资料搜集完毕

②梳理知识点

刚开始的时候,不要扣细节,要“观其大略”快速的了解这本书到底在说什么内容,有哪些内容。最好的方式就是梳理一下知识点,注意的是梳理知识点不是抄书,而是理解记忆,建立知识框架。

③把书读薄

一个章节建立一个知识框架,第二天根据知识框架能回忆起书中的知识点,那么说明你是掌握好了这个知识点,如果回忆补起来就说明你的知识点记忆的不牢,要回去重新温习。

中期强化阶段(7-9月份)

复习重点:熟练掌握专业课的知识,理清知识脉络,抓住重点复习

复习注意事项:

这个阶段在暑期,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时间是最集中,也是我们强化训练的关键时刻,这个阶段一定要认真把握复习节奏跟进度,保证专业课的复习任务量。

①在复习的基础上,研究历年真题

研究历年真题,不仅仅停留在会做的基础之上,要研究真题背后的出题人、出题人的思路跟过往好达到预测下一年的重点。

步骤:

①统计真题出现的知识点,知道真题出现的出处,以及哪些知识点是重点, 多次反复考。这类知识点一定要重点注意,重点关注。

②研究历年真题,注意一下有没有考过本校老师的论文观点或议题? 研究今年可能会出题的老师

③研究最有可能出题老师的研究领域、历年论文、师从关系。

②分清重难点,有的放矢

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咨询了学长学姐,研究过真题,这个时候我们对哪些知识点是重点,哪些知识点相对没有那么重要有了一定的判断。

判断哪些是重点知识哪些是相对不重要的,分清主次,复习效率会更加高效,把考试重点并且分值比较大的内容放在最首要的位置,内容较多但分值小,考查的几率也不大的部分,少用时间,甚至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直接放弃。

如果你担自己判断不准确,或者搞不定专业课,那么可以找雷哥考研辅导,我们提供专门的考研辅导,帮助你复习起来更加的高效。

冲刺阶段(10月-12月)

复习重点:查漏补缺,冲刺高分

复习注意事项:

①在前期一定要留下近几年的真题,利用近几年的真题进行模拟考试,查漏补缺。

②回归课本,重新过一次课本。对于重难点部分重点看,其他部分略看或不看

3.5拓展:专业课冲刺高分

这个部分,只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冲刺高分的同学一定要认真研究,对于分数要求不是特别高的同学可以稍微做个了解。

①阅读所报考院校代表性学者、目标导师的论文

这个对于人文学科的同学特别重要,查询学校代表性学者跟目标导师的论文,查询网站可以去学校官网、知网查询。

步骤:

①浏览学校官网信息并分析

②分析该学院的研究派别和重点

③分析了解老师的学术著作、论文、观点等,尤其是老师最近五年内发表的论文

②关注学科热点事件,比如知名期刊上面讨论的热点问题~导师很容易看到,也会是他出题的方向之一。

以上就是专业课的一个复习攻略,跨考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作为一个借鉴。


四、跨考复试该如何准备?

初试过了,很多跨考的同学就非常的担心自己在复试阶段会不会被歧视,复试的专业课该准备,今天我们一起把他解决了。


4.1跨考生复试是否会被歧视?

这个其实真的没必要太过担心,导师选择学生主要还是看你是否适合从事这个学科的学术研究。主要考察你的

基础知识,是否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否有一定的科研热情和科研潜力。一般的导师知道你是跨考生,不会问

一些偏、难、怪和比较边缘的知识。只要你好好准备,在复试的时候能展现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展现出逻辑思维能力就很好了。

4.2跨考复试如何准备专业课

①专业课内容在整个考研过程是占比非常重的一个版块,不管是初试还是复试,所以作为跨考的同学来说,复试最好早点准备。初试考完,就可以开始复习。除了搞定院校给出的复试参考书目之外,还可以看看期刊、文献,读一读专业领域大家熟知的著作,了解本专业最近热门研究,加深对专业的了解。重点掌握本专业核心理论、本专业重量级人物的观点、近期业内大牛的研究方向等。

②关注本专业近期相关的社会热点及观点

不要两耳不闻窗外事,当社会发生了跟本专业相关的热点内容要及时了解,不然老师问到你对某某问题的看法时无从下手。

4.3跨考生经常会被问到的问题

①为什么跨考

多同学跨考原因是:①不喜欢本科专业②不想考数学③想找个容易考的专业 等。但我们在回答导师的问题时

千万不要太实诚,实诚很容易拉低印象分。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老师听到“原专业太难” 、“原专业就业差”

、“跨考好考”这样的回答。印象会不会好,这个时候可以转化一下思路,展现你想继续深造的迫切太对,可以从

个人兴趣、志向或理想展开,积极表达自己对跨考专业的热情,而不是不得已的选择。


②原专业与跨考专业有什么联系


有的时候导师会问这个问题,不要相信自己临床发挥,要提前把老师可能会问到的问题过一遍,然后想清楚。可以

将原有专业的优势表达出来,强调原有专业对于学习目前专业有何帮助。

读研之后的规划?

由于跨考生在本科期间学习的专业与今后不同,老师可能会更加看重你今后的科研规划和方向。针对这个问题,回答的重点要放在如何去做,如何实践,如何执行,而不是高谈阔论,夸夸其谈。

可以从学习、实践以及日常生活安排等方面展开。比如,学业上取得什么样的进步,实践和动手能力获得什么样的成长,学术方面要怎么做等等。最后对自己未来有一个什么样的展望。


做个简单的总结,这次我从考研常识、跨考如何确定院校跟专业、跨考专业课该如何复习、跨考生如何准备复试四个方面谈了跨专业考研该如何系统的备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加油~ 希望这次一战上岸~~冲冲冲

返回
顶部